1 2 3 4 5 6

    节令、地域、网红茬架:粽子生意有风险?

    作者: 热度: 日期:2017/8/14 16:15:42

    无论如何,国人的节日仪式感在何时何地都只增不减,如中秋赏月、重阳登高、端午包粽,这些既是传统习俗,也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内涵。但在商业世界里,一个节令背后的价值显然没有这么单纯。


    1995年,三全食品推出世面上第一只速冻粽子,标志着粽子从一年一度的节令食品过渡成为日常消费。但事实上,粽子生活化却是道阻且长,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,尚没有一家品牌能完成这个听上去就不太现实的资本“使命”。


    2019年的消费数据显示,仅在端午节的前一周,全国消费者就已购买了1.23亿只粽子,一般来讲,食品市场上85%的粽子是在端午节销售的,日常消费只占15%。


    诚然,这并不是什么好事,尤其是对业务单一的粽子品牌而言。2018年,五芳斋的粽子占总营收的66.28%,已经徘徊在过半的危险边缘,到2020年,这个数字变成了可怕的70.77%。五芳斋在粽子业务上或许已累计百年经验,但粽子消费市场却迟迟没有打破节令束缚。


    有一点需要注意,五芳斋起源于浙江嘉兴,在全国粽子销售收入中,嘉兴粽子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,约占50%,产量、产值、销售收入均位居全国第一。国内三大粽子巨头,有两家发家于嘉兴,另一家是浙江湖州的“诸老大”。


    将粽子作为业务体系的运转核心似乎也无可否非,但在节令消费之外,五芳斋的特产标签也愈发繁重。1999年,沪杭高速公路嘉兴服务区筹建,五芳斋粽子作为嘉兴特色食品被引入,2008年,仅是一个服务区的营业额就达4451万元。


    不可否认,“五芳斋”三个字背负的商业场景存在不可小觑的想象空间,这也为老字号品牌带来不少难以避免的碰瓷纠纷。据悉,全国名称为“五芳斋”的商标注册共有108个,五芳斋的商标战从2000年一直打到2013年。


    此外,粽子深远的历史性注定不会只有一家老字号,CBNData数据显示,截至6月15日的一个月,淘宝的粽子销量2个多亿,其中月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品牌,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。


    与其他粽子老子号相比,五芳斋的流量虽高,但转化价值却略显逊色。以跟五芳斋渊源颇深的真真老老相比,根据知瓜数据的统计,真真老老关联656个主播共2131场直播,而五芳斋则有1170个主播共计4489场直播,但真真老老直播间的人均驻留时间却比五芳斋更久,转化的UV价值也更高。


    更关键的是,三全、思念和桃李面包也是生产速冻粽子的上市企业。事实上,从2012年开始,整个粽子市场的销量每年大约下滑5%~10%,可蜂拥而上,趁着节令消费分一杯羹的品牌也不胜枚举。


    数据显示,2018年三全食品的粽子收入为2.79亿元,桃李面包粽子收入为967.73万元,较2017年粽子收入696.55万元增长38.93%。网红零食“三大巨头”仅仅是百草味一家,过去两年端午节期间的粽子销量分别是3.6亿元、5.1亿元。


    更不用提每年都来凑热闹的星巴克们。这意味着什么?老字号的光环并不能使五芳斋从此高枕无忧。


    节令消费加快品牌狂欢


  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之间便产生了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,仿佛两种文化符号在碰撞的时候天然便不能相容,稍不留神,还能引起一番口水战的讨伐。


    坦白地说,曾经有段时间,传统节日的确有被外来节日掩盖的趋势,这一点未尝不是无迹可寻。


    根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:2016年至2017年,16岁到25岁的年轻群体对外来节日的兴趣明显要高于传统节日,节日消费比例高达0.02,反观46岁到55岁的中年人群,外来节日消费比例是-0.06。